【冲击波系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6.1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精品学案(教师版)岳麓版必修 1(课标地区适用)【考纲要求】1.考纲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考情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本考点一般从这一角度命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都是教学的重点,这些内容与当今中国社会走向联系密切,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2009 年天津高考第 10 题对民主协商制度的考查;2008 年江苏高考第 10 题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考查;学科内综合性试题多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探索相联系,设问要求分析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比较两者的异同点,分析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比如,2007 年海南高考第 28 题对中西人权问题的比较,难度较大。【知识梳理】一、开国大典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形势: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各 和无党派人士,加紧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2)新政协的召开:1949 年9 月 21 日,在 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新政权的特点:新政权的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等优秀人物、知名人士和专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 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1二、1954 年宪法1.目的:为保证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开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2.主要内容(1)确立了我国的 和政府组织原则。(2)规定了人民的 。(3)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4)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 的宪法。4.作用(1)加强了 ,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2)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 建设奠定了基础。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