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目标定位] 1.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和特征。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3.学会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季节的关系。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①__________。(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②________________。(3)速度:近日点 A 点,最③________;远日点 B 点,最④________。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⑧_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随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随季节变化规律a.⑨______日b.⑩______日c.春、秋分日:⑪_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3.四季的更替(1)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⑫________________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2)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⑬________、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⑭____、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是⑮__________的过渡季节。(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春季:3、4、5 月;夏季:6、7、8 月;秋季:9、10、11 月;冬季:12、1、2 月。4.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规律。【问题思考】1.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文含义相同吗? 2.假如地轴与赤道面相交的角度为 90°,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昼夜长短和季节如何变化?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 探究点一 昼夜长短变化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____;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 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 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图你能说出该图所示日期以及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哪条纬线上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吗? 【反思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