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时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了解世贸组织的建立和中国的入世;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提高自身比较问题、提取信息、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身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2.增强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关注国际社会,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初步懂得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通过学习本课,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民族复兴意识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学习的重点是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学习的难点是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针对本课内容较多的情况,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全面的认识。1.可以通过展示“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说明美国制造的波音 747飞机的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来自 6 个国家的 2 万多家企业。引导学生思考:波音公司的案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比较关注,有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辅助教学,学生也能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背景:(1)从① 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2)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3)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4)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② 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5)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6)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7)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③ 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利弊(1)利: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