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26.柏杨:让中国古代的帝王死得很难堪众所周知,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自问世以来,得罪了不少国人,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灵魂丑陋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示出来,让他们很不自在,很尴尬。而柏杨还有另一本书,却是得罪古人的,而且包括自黄帝轩辕、尧舜以来的帝王,这本书叫《帝王之死》,让这些至尊的帝王灵光尽失,龙颜失色,让他们死得很难堪。据柏杨的考究,从黄帝轩辕到清代溥仪,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百九十七个帝君和一百六十二个国王,在这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死于非命的他们最后的结局,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不得好死。这些帝王,要么被绞死、烧死、饿死或者囚死;要么被谋杀、流放。其内因皆是自作孽的制度结构,政治是无形的杀手,一旦被触及,则命不保矣。本来,在我们的思想中,那些帝王坐拥天下,无论是世上的财富,还是佳肴美女,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本应该享尽荣华富贵,并得以颐养天年,为何会死于非命呢?正如柏杨在《帝王之死》序中写的:盖任何人都没有力量干掉一个帝王,有力量干掉一个帝王的,只有帝王自己,也只有他才有资格充当可怕的掘墓人;掘他自己生命的墓,掘他王朝政权的墓,掘百千万别人的墓。在古今争权夺势的世界,政治因素始终高于一切。在权利和政治利益上,丝毫没有感性和亲情可言。为了自我的最高利益,父母可杀,亲兄弟可以牺牲,女儿可以送入虎口,忠臣可以不要,甚至可以乱伦。在政治权利、色欲金钱、私欲阴谋之间,其中任何一种,都足以使人非命,即使是处在权力峰巅的人们。何况实际上这些因素往往是纠缠在一起,象潜网,让人无法逃避。以此观之,对于中国古代帝王多死于非命这一命题,也就容易理解了。翻开中国历史,阅尽王朝兴亡,在王朝更迭过程中,无不是经过暴力对抗、踏过万千尸骨、涉过涓涓血河,才最终问鼎天下的。古诗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说明的正是这种史实。一个王朝诞生后,帝王及其臣属,往往只顾自己骄奢淫逸、酒池肉林、夜夜笙歌;往往是苛捐杂税使黎民不堪重负,加之连年战火连天,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帝王焉能不死,王朝焉能不亡?故曰:盖帝王将相自掘坟墓也。即使象尧舜那样的先帝又如何?所有正史告诉我们,尧舜是远古贤明的帝王而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禅让传奇。但在柏杨的《帝王之死》一书中,把这两位贤君说成是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