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 我的保姆学习目标: 学习、把握诗中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的重点。自主梳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 堰 河 檐 头 瓦 菲 灶火 荆棘 掐死 匾 火钵 碾 忸怩 冰屑 团箕 凌侮 叱骂 咒语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想象大堰河的形象,试在脑海中为大堰河“画像”。3、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并作好记载,为上课学习发言做准备。(1)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2)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A.“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分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B.大堰河与“我”是什么关系? C.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通过“搭”“拍”“放”“补”“拿”等动作表现什么?(4)诗歌的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5)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学法引领:1、助读资料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原名 。浙江金华人, 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 》、《 》、《 》等。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 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 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 1 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2、课前自测(1)注音瓦菲 ( ) 叱骂 ( ) 凌 侮( )( 1 ) 凄苦( )火钵 ( ) 忸 怩 ( )悉索( ) 荆 棘 ( )( )天伦( ) 虱 子 ( ) 典 押 ( ) ( )(2)词语解释:荆棘: 忸怩: 叱骂: 3、思考讨论1、我们大家知道大堰河是一位农村妇女,但是诗人在描写她的手掌时,多次用到了“厚大”这个词,这似乎不符合女性手的特征,能否换成“纤小”一类的词呢? 2、“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