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稳态(一)教学目的:1.生物圈的概念2.生物圈稳态能够自我维持的原因3.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4.生物圈的保护与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概念2.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三)教学难点1.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对比、讨论、讲述、提问(六)教学设计:阅读课本“生物圈概念”的一段内容,讨论:1.地球的表面分布哪些圈层?生物圈指的是哪些圈层?2.什么是生物圈?3.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怎样相互作用形成的?你能用简单图表的形式表示其形成过程吗?小结:地球表面分布着三个圈层,分别是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它们能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生存空间。而地球上生物是生活在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我们把这些地球上生活的生物以及生活的这些环境总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由生物与环境。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生存和进化有决定作用,自然选择决定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地球的理化环境 ,因而影响生物的进化。阅读课本“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讨论:1、什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2、什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的稳定性?3、生物圈维持自身稳态的原因?小结:1.从能量角度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2.从物质上看,三圈为生物提供各种必须的物质。3.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如生物与环境间的调节,生物内部同一营养级间的调节,不同营养级间的调节。阅读课本“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一节,讨论: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为什么会出现酸雨?3、酸雨有哪些危害?4、怎样控制酸雨的危害?小结: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SO2 排放过多,出现酸雨的原因主要是短时间内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远远超出生物圈的自动净化能力。酸雨危害动物、植物和建筑物,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课本“生物圈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段,讨论:1、生物圈稳态的意义?2、维持生物圈稳态有哪些方法措施?(七)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