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记叙要选好角度作文训练 1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和课堂组织 2 分钟)1、了解和把握记叙文叙事角度的概念和作用。(重点) 2、理解和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恰当选用。(难点) 3、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意识,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用说明】 1、建议两课时;2、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自读法;结合各案说明,达成目标。[来源:学科网] 一、材料引领 1、 阅读名段(2 分钟)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画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讨论鉴赏(6 分钟) 二、深入探究(一)记叙文的关键是什么?1基础案(8 分钟)1、 通过材料引领,阅读、思考、讨论,进入“视角”、“切入点”、“情感态度”三个知识点。2、结合教材完成大成目标 1。 导语: 生活是一个多彩的花园,每一瞬间都有可能在你的心灵上折射出新的感受、新的思考、新的领悟。当这些美妙瞬间闪烁的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想诉诸于笔端吗?只要我们心怀感激,抓住心灵的感悟,学会选取最佳的记叙角度,我们就一定会一鸣惊人。 下面有一段写老师的文字,有什么成功的地方?参考答案: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人称的变化,这在写作学上称为“视角”,通过人称的变化,把众多闪光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省去过渡的麻烦。二是切入点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写活了一个性鲜明的教师。三是对老师感情,体现在“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温馨提示:本段文字 的 描 述 有 何 特点?升华案(30 分钟)1、通过方法导引,完成大成目标 2、3;2、了解和把握记叙文叙事角度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和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恰当选用,培养学生尊师重教意识。重 点 提 示 : “ 视角”、“切入点”、“情感态度”。问 题 探究 1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如何做到条理清楚,人物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呢?其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