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机器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近几年,机器人竞赛非常盛行,许多大学院校,甚至中小学都开始利用机器人竞赛活动来促进计算机教育及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这种教育使至今许多人认为可望不可及的机器人世界走向我们的生活,同时,对培养计算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从 2002 年开始使用乐高教育工具来开展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利用乐高教育工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推进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多学科知识,寻找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在尝试和探索这种新的教育的同时,我们发现培养学生意志力已经成为可持续开展这类活动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摸索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一、“目标明确”——养成制定具体的阶段目标的习惯曾经有国外学者做过这样的研究:找来一些想改变自己行为方式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让他们都从一个固定时间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研究结果发现最成功的是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当学生在进行机器人学习时,常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时间太晚了”、“太复杂了”、“班主任找回去有点事”……,这些理由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这些干扰因素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意识问题。他们往往喜欢说诸如此类空洞的话:“我打算明天再多进行一些训练”, “我想我下周肯定会多做一点”,“我想多花点时间来研究机器人”等等。针对这个情况我就会对学生进行“逼问”——“你打算每天早晨做多少分钟?”,“你计划一周中一、三、五的晚上花几个小时来完成你的机器人?”,“明天晚上你打算完成哪些工作?”,接着就把学生给我明确答复记在本子上,再给学生看一遍后说:“我把大家的具体目标都写在这里了,我将按照今天的这个记录进行监督,如果大家说话不算数怎么办?”, “做不完我就不回家了” “就算不睡觉我也要做完”,学生纷纷表态。利用这个方法后,大部分学生就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今天该干什么,多长时间要做完,即使有个别学生没做完时,不管多晚也会坚持做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自觉性明显有所改善,在我面前许下的“诺言”基本上能够做到,做事效率也大有提高。二、“软硬兼施”—压力与期望并进有人说“压力会产生动力”,我比较赞同这个说法,不过这里的“压力”并非是“你要好好做,否则会有什么后果”的意思,而是倾向于“如何让学生主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