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一、课文悟读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被那奇丽秀美的山水风光所陶醉,仿佛和作者一起消融在那邈远无限的景色之中,正如文中所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以说,柳宗元在永州十年间是他一生中最郁闷痛苦的时期,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游遍永州的青山秀水,使自己沉醉于那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中,借以排遣郁积心中的愁苦与寂寞。他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人眼前的山光水色之中,虽然句句写景,但却字字有情,我们很难分清作者是在写山水,还是在写自己,是在向本是无情物的山水诉说心中的忧伤,还是寻找那难觅的知己。 柳宗元自幼聪慧好学,文才出众,21 岁中进士第,31 岁为监察御史里行,正可谓科名,仕途得意,他希望能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报负。但仕途坎坷,革新集团的失败,使他从此被贬他乡,远离亲人。在永州他只能与山水为伴借以排解心中的愁闷。《永州八记》无不寄托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当作者在“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时,被眼前之景所震惊,“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回望如一”这西山的奇特景致使其醉而忘返,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寄托,这“不与蝼为类”的西山不正和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相一致吗?虽然作者遍游数州,但却从没有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大自然,未能从中得到精神的愉悦与解脱,而西山之游却让其慨然自慰,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与天地之气相通,“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探究学习: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探究学习: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