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第一天夯实基础1.朗读《望月怀远》,结合注释读懂诗句。(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2)生:这里是升起的意思。(3)天涯:天边,遥远的地方,指远方的亲人。共此时:是说自己和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望月而互寄相思之情。(4)情人:指怀有深厚情意的人,这是诗人自称。怨:愁怨。遥夜:温长的夜。(5)竟夕:整夜。(6)怜:爱。光满:指月色分外皎洁。(7)滋:这里是沾湿的意思。(8)不堪:不能。盈手:满手,意即捧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9)还:回到。寝:卧室。梦佳期:在梦中去得到美好的约会吧。2.译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作品鉴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虚实结合,出句写景,对句由景 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 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 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 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 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