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第一天夯实基础朗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① 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② 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③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④ 淑气催黄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西晋诗人陆机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⑤ 晴光转绿蘋(pín):“晴光”即谓春光。“绿蘋”是浮萍。 走近诗人杜审言(约 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 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拓宽视野这是一首和诗, 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像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 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两句,一开始就点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宦游人,离别家乡,在外做官的游子。早春时节,经历一冬的沉寂,淑气勃发,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普通人眼中,应该是赏心悦目的。而此时的作者是“宦游人”,失意之人,自然无法像常人一样怡然自得地欣赏美景,心情舒畅。“独有”和“偏惊”,在这里更是加重语气,逼真的表现出诗人看到江南早春气候和景物的变化而起的怀归之情和复杂心情。一时一地,一景一物,本来极其平常,但在失意苦闷宦游他乡的诗人眼中就不在那么简单和平常了,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信然! 颔联和颈联都是写景,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不是中原早春的景,写的是宦游之地的景,不是中原故土的景。欲写江南早春之景的新奇美好,欲增思 念故土亲人之情。处处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处处有中原早春的影子!中原腹地此刻的气候还很寒冷,此时的江南已经很温暖,鸟语花香,树色青绿,看到此时此刻的江南春,心里想到的都是故乡的春!所以这两联就是“偏惊物候新”的触动之景,就是通过物候新写自己的思乡怀归之情。所谓“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也。 “云霞出海曙”是云霞出海图,日出东方,云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