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 知耻而后勇作文素材 苏科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圣贤之人又岂能做到万般完美 。人活于世,不免要在正确与错误之间穿梭往来,这大可不必痛心疾首,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问题就在于人们往往只愿意承认错误,而不愿改变 自己,因为改变现在就等同于否定过去,于颜面来说是不光彩的,于是便遮藏缺点,粉饰瑕疵。2003 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让亚洲这个小国家生灵涂炭。没有正当的理由却贸然侵略弱国,为了自身的微小利益却牺牲了数以万计的宝贵生命。然而十年过去了 ,美国却从来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无独有偶,当年的侵华日军更是罪恶滔天,南京城屠杀手无 寸铁的中国同胞便是最好的罪证,可结果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日本方面只一味地否认自 己犯下的罪行,篡改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 种种行为都深深刺痛了炎黄子孙深受创伤的心。回眸历史,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如美、日一般缺少历 史责任感。那个挑起来了世界大战,残害 600 万犹太人的德国犯下的错误是不可挽回也是无法原谅的,可就在几十年后,德国总理勃朗特 在纪念碑前双膝一跪的忏悔,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和文明。在我看来,相比对过往的谴责,现在的德国更应该值得尊敬。一个连错误都无法坦然直视的国家应该是不会长盛的吧。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同样是世界大国,为什么对待同一件事 情的行动会截然相反?是国家文化的不同导致的?其实不然,引发这两种态度的原因,我想还是羞耻心。羞耻心是一个人良知的底线,是人的一种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人若没了羞耻心,又与行尸走肉何异?也正是这种羞耻心,使德国与美、日两国有了不 同的精神层面,带来的影响在若干年后也会有所显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