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1/6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6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3/6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 2一、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基础知识,学生课前完成)(3)历史意义: 2、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阅读教材p53)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标志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一.学习交流与问题讨论(重难点突破)章节与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史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2.提高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获得感受: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活力效应。重点、难点重点:1.中共十一届单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教学资源教材、导学案及 PPT 图文资料等。探究一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请在概念上标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内容和根本目的。想一想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什么?探究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 阅读材料,想一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3 分)材料一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二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到 1978 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 年 303 公斤,1978 年316.6 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 年为 2.78 元,1978 年下降为 1.85 元。劳动“大呼隆” 分配“大锅饭” 19878 年以前的小岗村真的很穷 勇敢的第一步材料三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此刻正在这里召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第二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