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 2014 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DNA 的复制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概述 DNA 分子的复制。2.探讨 DNA 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DNA 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一、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复制方式为_ 半保留复制_二、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1.要分析 DNA 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 DNA。1958 年,科学家以________为实验材料,运用________,设计了实验。2.实验过程同位素:____、_____,标记 NH4Cl 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方法:讨论:①离心处理后,为什么子一代 DNA 只有杂合链带?② 子二代 DNA 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什么是 DNA 的复制(DNA 复制的概念)?2.特点: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类型结果在试管中位置亲代子一代子二代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原料:_________________能量:__________________酶: 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__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复制后,每个新 DNA 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2. DNA 分子能自我复制的根本原因(分子基础)是( )①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②连接两条链的碱基有互补配对能力 ③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排列 ④ DNA 有特异性和多样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某 DNA 分子复制 三次后,所得到的第四代 DNA 分子中,含有第一代 DNA 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A.1 条 B.2 条 C.4 条 D.8 条4.一个被放射性元素 32P 标记的双链 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 n 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 32P 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1/n B.1/2n C.2/n D.1/25.将一个 DNA 分子用 14N 进行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上让其连续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