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品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高尔斯华绥的生平及其基本创作情况。 2. 培养学生准确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 3. 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4. 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学习重点】1. 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把握人物形象。 2. 通过梳理每一次交往,挖掘主人公身上主要的矛盾冲突,探究小说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法建议】借助注释学习后,质疑讨论。[【课前预习】1. 熟读课文,标画生字。2. 查阅有关高尔斯华绥的生平及创作资料【基础知识】【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褐色( ) 簇新( ) 羞怯( ) 鬈曲( ) 赊账( ) 趿拉( ) 蹙眉( ) 潜在( ) 褶皱( ) 皮靴(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 (2)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 (3)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明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合作探究】 一、小组讨论4.这篇小说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小说题为“品质”,有何用意?5.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订货写得很详细?6.格斯拉鞋匠技艺精湛却被饿死,为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件事?1【拓展训练】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绉纹的老脸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脸上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