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2014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知识构建】【考点默写】【练习巩固】1.(2013·河北一模)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2.(2013·临沂一模)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①主张“爱人” 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③ 主张变法革新 ④ 有强烈的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 D.②④3.2008 年残奥会会徽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 种颜色的 3 个笔划综合起来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 A.墨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4.(2013·河北高三)《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5.(2013·北京高三)《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占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6.(2013·温州二模)“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9.(2013·四川一模)下图中两位思想家A.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10.(2013·山西高三)《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A. 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C. 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11.(2013·南通二模)“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