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2015 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形象 第二专题 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复习素材第二专题 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学习目标】 1.要学会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以及诗歌鉴赏有关形象命题的一些思路和答题策略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考点精析】一、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2.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中的琵琶女就是一个年老色衰、委身商贾、寂寞孤独的艺伎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二、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命题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它们往往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因此在鉴赏景物形象时,常常要联系诗人的形象。三、事物形象1.内涵 有些诗歌在描写形象时,将事物人格化,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又称物象。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如明朝诗人于谦借石灰这一常见的物品,表达了自己清白刚正、不畏邪恶不怕牺牲的高尚节操。2.目的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3.方法归纳(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