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 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学习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学法指导】诵读品悟 点拨探讨【知识链接】(一)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 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 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 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 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 49 岁,李清照时年 46 岁。1130 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 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 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 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34 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5 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二)本词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朗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 二、赏析全词(一) 赏析上阕1.齐读上阙。2.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点拨:结合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进行理解)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