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生物 5.4 光与光合作用(第 2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1.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及研究历史。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3.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及研究历史。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学习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学习过程】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答案:①-b;②-a;③-e;④-c;⑤-d;⑥-f。【思考】1、⑤和⑥中科学家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得出实验结论? 该技术手段有何用途?2、尝试举出以前学过的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实例。【答案】 1、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转移去向。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 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吸收光能。其中一部分光能将水分解为 O2和[H],另一部分光能与 ADP 和 Pi 结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ATP。暗反应阶段: 在叶绿体基质中,1 分子 CO2被 1 分子 C5固定,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2 分子 C3。2 分子 C3在 ATP、[H]以1及多种酶的共同作用下,被还原为(CH2O)和 C5。【思考】1、暗反应必须在黑暗中进行吗?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什么?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什么?3、夜间能不能进行暗反应?为什么?4、是不是停止光照 后,暗反应马上停止?为什么?5、若同一植物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甲:一直光照 10 分钟; 乙:光照 5 秒,黑 暗 5 秒,持续 20 分钟。则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吗?为什么?6、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一样吗?7、光反应产生的 ATP 有何用途?8、叶绿体中 ATP 和 ADP 的移动方向是什么?9、已知被固定的 CO2中 C 元素只能转移到糖类中,若光合作用产物为葡萄糖,生成 1 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几分子 CO2?几分子 C5?10、若白天给绿色植物提供 H218O,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该植物周围的空气中哪些物质可以检测到 18O?【答案】1、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2、ATP、[H];ADP、Pi3、不能。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H],所以暗反应无法进行。4、不是。停止光照后,之前光反应产生的 ATP、[H]仍可供暗反应短暂进行。5、甲少乙多。因为乙进行暗反应的时间长。6、呼吸作用光合作用2名称还原型辅酶Ⅰ(NADH)还原型辅酶Ⅱ(NADPH)来源第一阶段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