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及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纲: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认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阅读内容:无★基础知识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识点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 向美观、适体、方便、 转变。2.近代服饰的变化男子服饰①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② 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成立后流行;③ 辛亥革命后, 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饰。女子服饰① 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开始向合身适体、 的方向发展;②20 世纪 20 年代后,经过改革和创新的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特征: 3.现在服饰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 、连衣裙为特征的 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民众服饰趋于 ,军装和 盛行。(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 、 过渡。知识点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 、 、 四大菜系。2.西方饮食(1)传入:19 世纪 40 年代起(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 陆续出现由 经营的西餐馆。3.中西区别:烹饪方式、 就餐环境、 都存在区别。4.重要影响:(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 和调味品开始进入百姓饭桌。(2)经营西式食品的 开始大量出现, 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点三 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民居: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1)出现① 鸦片战争后,在 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②20 世纪 30 年代后,京、津地区开始出现完全 的新式住房。③ 西式的 受到人们的欢迎,如沙发、茶几等。(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 的特点, 成为典型的特征。知识点四 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等的影响。2.表现(1)婚姻风俗古代 缔结婚约凭借 、媒约之言 近代开始主张婚约自主,婚约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 。 现代恋爱自由、 成为一种时尚丧葬习俗① 近代:丧礼趋于 。② 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 改革。(3)其他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