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本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http://www.dearedu.com内容提要: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又积淀于语言中,文本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探究文本话语意义除了一般意义和言外之意,还有话语的文化意义也不容忽略。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不仅可以借此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而且可以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提高鉴赏力。这个层面的文本解读能力也是大多数学生并未达到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教学空间。对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民族文化的继承也很有意义。关键词: 话语的文化意义 教学契机 审美意趣 鉴赏力文学作品的意义内涵、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中,要更多更真切获得作品的内在本质意义,领略作品的审美意趣,少不了对作品语言作深入的解读。可是我们的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深层解读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学生大多并不能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他们来说并不经典,甚至读不懂,更不用说体味其中的审美意蕴。我们的学生还缺乏足够的鉴赏力去解读经典文学作品。那么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是我们中学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通过对文本的话语意义的探究是提高学生鉴赏力的重要途径。王建华教授在《语用学和语文教学》一书中将话语的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层面,语用意义又分一般意义、突现意义、色彩意义、言外之意和文化意义等几种。其中突现意义、色彩意义和言外之意的探究一直是我们课堂中话语意义探究的重点,而话语的文化意义的解读往往被忽略。这样很多话语的深层意蕴不能得到充分挖掘,作者的匠心无缘领略,同时也少了许多审美意趣。下面主要借《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来谈谈文本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黛玉未进贾府便有这样一段细致的描写:“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这些文字是对黛玉前往贾府时路上的所见所想,一般的阅读者目光很少会在这里停留。其实这样一段看似闲笔的描写却是很值得咀嚼的一笔。 “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表明宁、荣二府的门朝南开着,正合于我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习俗。宁、荣二府的位置是宁东荣西,先是见到宁府,又往西行才见到荣府,这又合于东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