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语文《毛泽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学案(2)人教版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4 课时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学习毛泽东酷爱读书的品质。重点难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精神品质的写法。如何从传主众多的人生事例中选取写作传记的典型材料。教学方法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勾画疑难点。 2、用时 30 分钟,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及拓展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 自学反馈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备注一、 自主学习 揶揄: 笃信: 怂恿: 蹩脚: 漠不关心: 怒发冲冠: 一文不名:嗷嗷待哺: 二、文学常识: 1、毛泽东,字( ),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中国( )家、()家、( )家、( )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 20世纪最具影响 100 人之一 。 2、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 )和( )。1928 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 》——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 )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3. 自传是由作者( )的一种传记形式。多采用( )人称形式,回忆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1和梳理自己的生平经历,特别是那些对其一生命运有重要影响或者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回顾的经历、事件或交往。传主在追述往事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的感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因而往往具有特别的( )与亲切感。有的自传也称( ),还有一类是应用性的自传,要求内容必须真实简明,不宜感情融入,一般不做艺术加工。合作探究备注页码和段落 毛泽东对旧的观念和制度的反叛事件 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P51⑶ “罢课”事件 “印象极深” P52⑴ 和“父亲辩论”事件 能引经据典进行辩论,读书好处多 P52⑶ “跳塘”事件 公开反抗保卫自己权利效果更好P53 倒⑶ 和父亲争执脱离家庭 走上了外出求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