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复习) 学习目标 1. 理解集合有关概念和性质,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等三种运算的,会利用几何直观性研究问题,如数轴分析、Venn 图;2. 深刻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对应法则、图象等有关性质,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和步骤,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教材 P2~ P45,找出疑惑之处)复习 1:集合部分.① 概念: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② 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③ 表示:列举法{1,2,3,…}、描述法{x|P}④ 关系:∈、、、 、=⑤ 运算:A∩B、A∪B、⑥ 性质:AA; A,….⑦ 方法:数轴分析、Venn 图示.复习 2:函数部分.① 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② 单调性:定义域内某区间 D,, 时,,则的 D 上递增;时,,则的 D 上递减.③ 最大(小)值求法:配方法、图象法、单调法.④ 奇偶性:对定义域内任意 x, 奇函数; 偶函数.特点: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二、新课导学※ 典型例题例 1 设集合,,.(1)若=,求 a 的值;(2)若,且=,求 a 的值;(3)若=,求 a 的值.例 2 已知函数是偶函数,且时,.(1)求的值; (2)求时的值;(3)当>0 时,求的解析式.例 3 设函数.(1)求它的定义域; (2)判断它的奇偶性;(3)求证:;(4)求证:在上递增.※ 动手试试练 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 (2);(3)(R); (4) 练 2. 将长度为 20 cm 的铁丝分成两段,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要使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之和最小,正方形的周长应为多少?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1. 集合的三种运算:交、并、补;2. 集合的两种研究方法:数轴分析、Venn 图示;3.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解析式、值域;4. 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的研究.※ 知识拓展要作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 称之为函数图象的左、右平移变换.要作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个单位即可. 称之为函数图象的上、下平移变换.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 若,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0 A C. D. A2. 函数,是( ).A.偶函数 B.奇函数C.不具有奇偶函数 D.与有关3. 在区间上为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