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考点解读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4、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二、考点讲解(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A、实现: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带领人民奔小康;② 至 20 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B、表现:①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②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C、程度: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2)全面小康A、时间:本世纪头 20 年,2000—2020 年。B、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表现):①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②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③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④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经济建设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经济方面:①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C.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D.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