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学[内容] 第二节 文 学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欧洲古典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2.能力方面:(1)通过对世界近代文学成就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具备各文学流派的基本特征,具备区分各文学流派的基本能力。(2)通过对各文学流派与其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对世界近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的学习和初步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学习和了解著名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学名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继承这些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是 21 世纪的创造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使学生体会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这种精神,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通过对文学名著中所创作的艺术形象的理解,加深对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理解,进一步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4.学法指导方面:(1)可以安排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通过小说、电影、戏剧、电视文学等,对历史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内容积累一些材料。(2)本节内容非常丰富,在进行本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紧密结合重点知识进行评析,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近代欧洲流行的各主要文学流派: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2)著名文学家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2.难点分析:正确理解和把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流行与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1)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欧洲商业资本发展时期的产物,产生于 17 世纪。在 17~18 世纪,欧洲各主要封建国家通过改革加强了君主专制政体。古典主义正是绝对君权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启蒙运动时期文学强调的理性与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区别开,启蒙运动文学所强调的理性是“厚今薄古”,歌颂的是资产阶级的理性。(2)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产生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