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三节 交通运输布局第一课时 交通运输线【学案导学】知识点一、交通运输线自主学习1.类型:最基本的交通运输线路包括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等 五种。2.选线区位因素的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平原选线时尽量少占耕地;山区选线时尽量沿______线修筑,避开地形复杂区,在陡坡上呈“___”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避开沼泽地,以减少工程量。地质:线路注意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隧道一般不从_______部位(地质构造)穿越。气候:注意沿线暴雨、大风等的强度与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以便设计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2)______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主团结,保持地方的稳定。(3)经济因素: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为目的。国道线路以_____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一般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线路,尽可能通过当地的_________、车站、码头等。(4)_____因素:可以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不利影响。(5)_____因素:沿线生态环境(植被保护、动物迁徙、污染等)得到有效保护。3. 区位选择步骤(1)在既定吸引范围内,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预测,科学预测运输需求及其分布。(2)在满足预测的运输需求前提下,根据当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3)在确保拟定交通运输线路质量标准的前提下,_________有利、___________可行、___________合理的原则,确定线路的路径和走向。典例感悟 (08 海南地理)如图所示,拟在 A 地与 B 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 15 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 10 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解析:考查公路选址的区位因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答案: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变式训练 (08 天津文综)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1)-(2)题。合作探究1.如何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之间有何关系? (1)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 a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