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z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洪泽外国语中学备课纸课 题醇 酚(第一课时)备课时间10.20上课时间10.22总课时数14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醇、酚的结构特点。2、掌握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3、掌握酚结构的特点,取代反应。4、学习根据物质结构推断化学性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原理教学难点醇的催化氧化、消去反应原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我们在高一就接触过的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等,它们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又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当然,除了这些,我们在这一章中还会了解酚、酮等烃的含氧衍生物。这一节我们先进一步了解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机物——乙醇及醇类。二、授新课第一章 醇 酚一、乙醇1、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或 C2H5OH(官能团—OH)2、化学性质( 1 ) 与 钠 的 反 应 2CH3CH2OH + 2Na →2 CH3CH2O Na + H2↑(2)氧化反应 a、燃烧 b、乙醇的催化氧化【讨论总结】乙醇的催化氧化又证明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提问】根据高一所做的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过程,分析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提问】1、两种反应物Hongz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洪泽外国语中学备课纸【演示实验 3-2】乙醇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3)乙醇的脱水反应【演示实验 3-1】a、消去反应——分子内的脱水b、分子间的脱水4、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氢卤酸的反应二、醇类1.醇的定义 2.醇的分类 3.饱和一元醇的组成及结构通式4、醇的命名:5.常见醇的物理性质(甲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及碳原子数的递变与物理性质的关系(低级醇与高级醇物理性质的差异性比较) 6、饱和一元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 Na 作用→H2(2)(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C=C 邻碳无氢不消去(4)分子间脱水→醚(5)与 HX 作用→R—X四、课堂小结五、作业:的 体 积 比 是 多 少 ?( 酒 精 ∶ 浓 硫 酸 = 1:3)2、为什么要加入几块碎瓷片?(防止暴沸)3、为什么要使用温度计?其水银球的位置如何?(反应必须较精 确 地 控 制 反 应 温度,在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烧瓶底部)4、用什么方法收集乙烯?(用排水法)附: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主备人: 陈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