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示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造成的影响。2.认识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认识虽然局部冲突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心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教学重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化。●教学难点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师生归纳”三步骤教学法●教学手段电化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开篇有一句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说明政治地理格局是变化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而两次世界大战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大。[讲授新课]板书: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板书: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问题引导: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那么,什么是世界政治地图?它又表示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讨论:(略)师生归纳: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演示课件:动画演示一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的变化。学生观察:一战前德、意、奥匈、英、法、俄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轮廓、国界;一战后消失的国家及新出现的国家、轮廓发生变化的国家。问题引导:同学们在初中历史课学过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知识,请回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间?(2)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组成的哪两大对立集团?战争结局如何?(3)战争对欧洲政治地理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略)师生归纳:1914 年,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视察结束后得意洋洋驶向萨拉热窝市政厅,当返回时被一塞族青年刺杀,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四年多,终因交战双方精疲力尽,战争于 1918 年结束。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这次战争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导致了欧洲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德国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等国家。俄国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