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试题_第1页
1/8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试题_第2页
2/8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试题_第3页
3/8
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回答1~2题。研究区地貌类型海拔(m)大25°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雨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25%温凉湿润863潜在—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240~145010%湿润1200轻—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41%干热河谷1100中—强度1471996—2010经济林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2.对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恰当的是()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1.D【解析】鸭池温凉湿润;石漠化等级和坡地比重最高的地区是花江;鸭池是山地,最适宜发展林业,而该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却以粮食种植为主,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且治理时间最短。2.A【解析】本题考查石漠化的治理措施。治理石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生物措施,以生态恢复为主,如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2016·贵州兴义八中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绿化带高度与隔离车辆作用关系很小;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裸露地面铺设砂石可以减少扬沙天气;绿化带面积过大,可以大量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城市内涝。4.B【解析】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减少了地表径流,①正确;大量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④正确。(2016·广东东莞名校联考)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5~6题。5.林下经济多采用林—菌、林—药、林—禽、林—草—牧等模式,很少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主要原因是()A.粮食价格低,经济效益差B.种植粮食劳动强度大,农民积极性低C.林下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D.林下水源紧缺,粮食作物生长需水量大6.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5.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因素。受树冠遮阴影响,林下光照较少,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属于喜光植物,光照不足,限制了其生长;与粮食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关系很小;与种植粮食劳动强度大,农民积极性低关系很小;林下水源较丰富。6.D【解析】本题考查林下产业发展的影响。林下产业的发展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环境污染程度影响很小;林下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产出,使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2015·湖南十三校联考)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平均水深8.0米,它汇集了赣、信、抚、修、饶五水,在湖口附近注入长江;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740平方千米,其平均水深6.3米,汇集了湘、资、沅、澧四水,在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读图回答7~8题。7.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却远不如面积比其小得多的洞庭湖,其原因最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