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5、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6.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7.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8.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9.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高考预测】 (1)本专题中“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和原因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巨变等仍可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高考注重从以下角度命题:一是再现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历程有关史实的背景、特点及影响;二是中国经济体制从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及特点。 (3)命题可能从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角度进行命题考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影响。(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特点及现代科技与教育发展的表现及阶段特征仍将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5)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考中可能利用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 ,重视对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其阶段特点的考查。【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 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 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① 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