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依法执政1.2018年2月26~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表明()①党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执政方式②党行使最高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③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④党切实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职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指出宪法修改必须贯彻的原则。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拥有修改宪法的最高决定权②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③党的主张只有通过修改宪法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3.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宪建议。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了新修订的宪法。修改宪法的过程表明()①宪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坚持依法执政的关键是坚持依宪执政③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④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③党行使立法权和决定权④依宪执政能够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全文公布。《条例》对党务公开的定义和原则、内容和范围、程序和方式等根本性问题都作出明确规定,标志着党务公开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推进党务公开()①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治国理政的智慧与能力②反映了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特殊利益③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④体现了党坚持领导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在率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十九大以后,又有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腐败问题被审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这充分体现了决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的“特殊党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上述材料主要表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④中国共产党努力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我国宪法修改一般经过党内程序、人大程序和人民参与程序。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中共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随后,草案在党内外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中共中央的建议。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经常委会审议和表决,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后高票通过。结合材料,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