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滚动检测十五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观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的是()①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③人是机械,动物是机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我国的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成语与其所蕴涵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①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的影响②郑人买履——实践决定于认识③喜鹊叫喜——否认联系的普遍性④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更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3.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交会对接。它们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反映出()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④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也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但是还有人说,味,乃由心生,心若觉苦,茶必苦。心若觉甜茶,必饮之有味。品茶者,乃历生活者也!这是因为()①实践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相互转化②不同的生活实践是不同意识产生的根源③人们的认识因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④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反复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寂静的,还有孩子敲打门窗的声音,寂静——是敲打出来的。”下列与该诗句哲理相通的是()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B.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在2016减贫与发展国际论坛上,我国国家领导人指出: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解决了贫困问题,扶贫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表明()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③对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要有思想准备④事物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畏压力、迎“压”而上,就如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刻在手杖上的格言所说的“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害怕压力,遇“压”而退就会像奥地利作家费兰兹·卡夫卡在自白中所说的那样“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这启示我们()①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②要积极承认矛盾,解决问题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目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已经呈现出逐步加快的态势。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给高铁方面的制造企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体现在数字上,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关键所在。中国已经掌握全部高铁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并对部分环节加以升级改造,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016年10月17日,国内外775位嘉宾莅临第十六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共赴这场以“践行发展新理念、共建网络新生态”为主题的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盛会。这一主题确立的哲学依据是()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③先进的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①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