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指 Treitz 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疾病导致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可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假如短期内失血量大于 10 ml 或超过循环血量的 20%,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本病属中医学“血证”中的“呕血”、“便血”范畴。二、诊断【西医诊断】1. 临床表现呕血和(或)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需与呼吸道出血、、鼻、咽喉部出血、食物引起的粪便变黑和隐血试验阳性、下消化道出血等鉴别。2. 出血量的估量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 粪便试验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 50-1ml 可出现黑粪;胃内储积血量在 250- 3ml 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 40Oml 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 4-5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短期内出血量超过 1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出血量的估量最有价值的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应对患者血压和心率作动态观察,结合患者接受的输血量对血压和心率恢复与稳定的效果加以推断。3. 出血是否停止的推断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粪变成血便,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经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临时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或稍稳定又再下降。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在胃镜可视范围内,活动性出血灶出血有否停止。4. 出血的病因诊断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靠器械检查。(1)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提供的线索,如血象、粪便隐血试验等。(2)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多主张检查在出血后 24-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前需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如有大量活动性出血,可先插胃管抽吸胃内积血,并用生理盐水灌洗,以免积血影响观察。可根据胃镜下表现区分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前者指病灶有喷血或渗血(Forrest I 型);后者观察到病灶基底呈褐色、粘连血块、血痴或有隆起小血管(Forrest II 型)。(3)X 线钡餐检查:主要适用于患者有胃镜禁忌证或不愿进行胃镜检查者。对经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