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 逐渐深入——对《动能、动能定理》教学的理解一、地位《机械能》是高中力学中的重点章,逐步加深地理解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功能关系是学习本章的基本线索。《动能、动能定理》是本章的重点,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直接体现。所以,如何处理好本节内容的教学便显得非常的重要。二、主题本节内容的主题就是“动能定理”,重点是动能定理的初步理解和基本应用,难点是动能定理的理解。在一节课中,处理这些内容,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步到位,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考虑也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只能遵循“逐渐加深”的原则来处理这节内容。① 建立“动能”这个概念中要体现“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重要思想;②在“动能定理”的理解中以恒力做功为例,突出是“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对其它非直线、非恒力之类点到为止,留待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加深理解。③举例规范的演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这是本节内容中极其重要的,对初学者更是如此的,而对教者来说又是极易忽视的一项内容。三、教学流程 〔附〕:新旧教材教学设计对比及理解旧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年出版发行的《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修订本)》中对“动能、动能定理”一节的教学设计如下:在学习了“功”、“功率”后,直接导入“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怎样定量地来表示动能呢?”,接着以恒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过程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Fs= mv22- mv21,然后提出:“从上式我们看到,力 F 对物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动能表达式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初步理解动能定理的规范应用学生自学讨论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mv2这个量的变化,在物理学中就用 mv2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最后指出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新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出版发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对“动能、动能定理”一节的教学设计如下:在学习了“功”、“功率”后,再学习“功和能”,通过对大量做功过程的分析,建立一个重要概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建立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概念的基础上,教材指出:“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接着教材马上引入演示实验:物体动能和质量及速度的关系,定性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接着以恒力作用下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