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语文 4.11《包身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 4.11《包身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15
高一语文 4.11《包身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15
高一语文 4.11《包身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15
《包身工》夏衍【学习目标】1、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2、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领会文章的主旨。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4、联系时代背景,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学习重点】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2、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学习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难点】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及语言特色。【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一、报告文学1、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2、《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二、作家作品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创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 1935 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以铁一般的事实,生动地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语文 4.11《包身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