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南旱灾:西南旱灾我有话想说 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之众,有近十亿人口左右居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2010 年百年难遇的这场旱灾,波及我国西南地区,给西南五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现在灾情愈演愈烈,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极度困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当前,西南地区已经吹响了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号角。国家军方已经派遣和动员 17.5 万余人全力支援西南地区抗旱救灾行动。 国家历来都十分关注“三农”问题,据悉,党中央国务院已连续六年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这体现了国家高层决策者,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科学决策的结果。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南北跨度大、森林覆盖率偏低,加之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因此,出现南北气候差异极为异常,进而导致诸多类型的天气特征,尤其是极端性恶劣天气的上演,不得不令全国人民加以反思,已属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我国是个贫水大国,据有关资料统计,人均拥有淡水量是世界水平的 1/4,全国年缺水量为 300 亿-400 亿立方米;每年农田受旱面积 700 万至 2000 万公顷;全国 669 座城市中有 400座供水不足、110 座严重缺水,在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 3 亿多人。鉴于此,本博呼吁国家相关部门: 一、整合农村水力资源,加强提灌式综合开发。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 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 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根据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村庄几乎都坐落在半山腰上。因此,人畜饮水极为困难,而原来的靠山饮水的传统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环境的变迁。随着现在电力体制的逐步健全,电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村寨的千家万户。之所以,用提灌抽水式开发农村水力资源,按理说,现在所需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二、加强水源湿地保护,确保林业覆盖面积。 某个地区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