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三 三大技巧破解计算题物理计算题历来是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得到理想的分值,应做到细心审题、用心析题、规范答题.细心审题,做到一“看”二“读”三“思”1.看题“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看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不能错看或漏看题目中的条件,重点要看清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括号内的附加条件等.2.读题“读题”就是默读试题,是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不管试题难易如何,一定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默读一遍,逐字逐句研究,边读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思题“思题”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清楚各物理过程的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等,进而得出解题的全景图.[例 1] 某工厂为实现自动传送工件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传送装置,由一个水平传送带 AB和倾斜传送带 CD 组成.水平传送带长度 LAB=4 m,倾斜传送带长度 LCD=4.45 m,倾角为 θ=37°.传送带 AB 和 CD 通过一段极短的光滑圆弧板过渡.AB 传送带以 v1=5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CD 传送带静止.已知工件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现将一个工件(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 A 点处.已知 sin 37°=0.6,cos 37°=0.8.图 1(1)工件从 A 端开始第一次被传送到 CD 传送带上,求工件上升的最大高度和从开始到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2)要使工件恰好被传送到 CD 传送带最上端,求 CD 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的速度v2的大小.(v2<v1)[教你审题]【解析】 (1)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 a1,速度增加到 v1时所用时间为 t1,位移大小为 s1,则由受力分析(图甲)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1=mg,f1=μN1=ma1,解得 a1=5 m/s2t1==1 s,s1=a1t=2.5 m由于 s1<LAB,工件随后在传送带 AB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到 B 端,则匀速运动的时间 t2==0.3 s工件滑上 CD 传送带后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