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互作用[全国卷 5 年考情分析]基础考点常考考点命题概率常考角度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矢量和标量(Ⅰ) 以上 2 个考点未曾独立命题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17Ⅱ 卷 T16(6 分)'16Ⅰ 卷 T19(6 分)'15Ⅰ 卷 T20(6 分)'13Ⅱ 卷 T15(6 分)独立命题概率 30%综合命题概率 70%(1)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考查弹力、摩擦力(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转换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3)力的合成与分解(4)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问题力的合成和分解(Ⅱ)'16Ⅲ 卷 T17(6 分)'17Ⅰ 卷 T21(6 分)'17Ⅲ 卷 T17(6 分)'16Ⅲ 卷 T17(6 分)'14Ⅱ 卷 T17(6 分)'13Ⅱ 卷 T15(6 分)综合命题概率 100%共点力的平衡(Ⅱ)综合命题概率 70%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4Ⅱ 卷 T23(9 分)综合命题概率 30%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7Ⅲ 卷 T22(6 分)综合命题概率 30%第 1 节 重力__弹力(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物理学史判断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1.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二者一般不相等。2.胡克定律对轻弹簧、橡皮条均适用,但形变量应在弹性限度内。3.解题中常用到的二级结论:(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物体面面或点面接触时的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突破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题点全练]1.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