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2
高考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2
……[课 堂 学 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提示】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提示】作者梁衡在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第 1 段),“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第 15 段)。(二)细节探究1. 辛弃疾与其他文人比较,他的唯一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辛弃疾会形成这样的独特性?【提示】经历:以武起事,以词人终词作:用刀和剑刻成 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2.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使围绕着哪些方面进行的?【提示】一是他的行伍经历。这一段介绍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单人单马追杀偷印之贼,他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就是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了数据作了这样的介绍:“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 45 年,倒有 20 年的时间被闲置在一旁,而在断断续续的被使用的 20 多年间又有 37 次频繁的调动。”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沙场英雄对军营的渴望,到一个忧国游子对苍天的发问,从“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的心病,到“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的内痛,这里有悲壮的呼喊,有遗憾的叹息,也有无奈的自嘲。3. 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提示】(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