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特别是朦胧诗的特点,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咀嚼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脉络,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昂扬的激情,进而能够感受并理解诗人在面对祖国春天来临时的那份喜悦之情以及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前导学】1、作者简介 江河(1949 一 ), 原名于友浑 , 北京人。 1968 年高中毕业。 1980 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 有诗集《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等。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 , 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2、文题背景 江河的诗以意象的优美 , 语言的纯净胜出。他所营造的意象群被赋予了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 是从生命及人生的体验中提炼而出的 , 也是被深度内化了的意象群 , 因此 , 他的诗歌向着纯诗的方向迈进。江河诗歌的语言有着不可言说的美质 , 他在面对存在和语词强烈的光芒时 , 没有闭起眼睛 , 而是直目而视 , 让它把诗人自己攫入口中而吞食 , 正是在这时候 , 他的诗歌才为苦难融入了甜蜜的滋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正体现了江河诗的特点 , 它借助一系列理想化的意象 , 通过完美的艺术手法 , 表现出作者的 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补充资料 朦胧诗 朦胧诗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精神花朵 , 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语言。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 , 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了精彩的成果。作为一种文学范式 , 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 , 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但是 , 高密度的意象也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 , 也使朦脆诗无力继续。后朦胧诗人彻底地颠覆了抒情和意象艺术 , 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 , 同时 , 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 后朦脆诗的出现 , 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 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和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 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心灵的歌唱”。 朦胧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