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课时规范练3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课时规范练3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1/9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课时规范练3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2/9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课时规范练3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3/9
课时规范练36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8四川德阳三模,24)《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诗经》中有10多首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较为发达是在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但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2.自汉高祖至汉景帝的60多年间,赋体文学在创作上大体继续着楚辞的余绪。有文学史家称,汉初“只可算是辞的时代,而不是赋的时代”。汉初赋体文学形成此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西汉初年经济凋敝B.道家无为思想的制约C.战国楚辞体的影响D.政府文化政策的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文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汉初的文学形成与汉初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故A项正确;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黄老思想,而非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楚辞对汉初赋体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进行文化控制的信息,故D项错误。3.(2018河北邯郸一模,25)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晋爵。这说明()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并未体现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唐诗的影响,故B项错误;由材料“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从而被加官晋爵”可知市民推崇的民间诗人可以取得功名,说明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取士的现象而非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4.“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A.《离骚》B.《子虚赋》C.《窦娥冤》D.《水浒传》答案C解析根据“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可知该作品出现于元朝,而《离骚》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故A项错误;《子虚赋》是西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其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作品,通俗易懂,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水浒传》是元明之际的小说,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5.(2018河南郑州一模,7)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喻世明言》第八卷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警世通言》第八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醒世恒言》第二十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西湖二集》第六卷姚伯子至孝受显荣A.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B.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D.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得出传统的义利观即君子重义轻利,根据材料“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得出孝廉仍是儒学所提倡的道德品格,以小说为媒介,向市民阶层宣扬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的价值观,起到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八股取士与小说文学形式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仍旧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小说虽是民间文学,但材料中重义轻利和至孝廉洁的价值观,仍属于传统三纲五常的体系内,没有注重彰显个性,故D项错误。6.(2018河南洛阳二模,26)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反映了当时()A.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B.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C.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D.封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并不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阶段,故A项错误;《桃花源记》不属于市民文学,无法反映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课时规范练36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