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查研究第13期(总225期)2010年6月30日一个“安全第一”的和谐社区——湖北省襄樊市施营安全社区建设调查杨占科按: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村改为城市社区,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施营社区创造的企业安全责任与社区安全发展有机结合的模式,为解决“村改居”的社区以及广大农村的安全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也为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及农村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转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键词:安全第一社区建设借鉴SAWSSTATEADMINISTRATIONOFWORKSAFETY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施营社区位于襄樊市城乡结合部,其前身是襄樊市施官营村,1997年由村级组织改建为城市社区居委会,社区版图面积2.1平方公里,辖区驻有企事业单位49个,有4个居民小区、6个居民小组,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优秀示范社区”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2010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到湖北调研时专程到社区来视察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对施营社区给予高度评价。一、做法和经验(一)强化安全机制建设,规范社区安全管理。由郊区农村整体转变为城市社区,对施营社区而言是一次历史性变革。为尽快实现由村民到市民、由村到居的历史转变,自1996年换届到目前,在社区居委会书记韩开洪的带领下,领导班子首先从转变思想入手,提出了“打造襄樊第一品牌社区”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党委会、居委会、新华实业公司为一体的统一管理模式,党委书记任新华实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居委会主任任副总经理,实现社区管理、社会建设与企业发展协调进步、相互促进。健全了社区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实施“五大工程”、打造“六大中心”。“五大工程”即育民、利民、富民、平安、靓丽工程,“六大中心”是安全防范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站。围绕落实“安全第一”,社区各项工作都把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文体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开展安全活动的阵地,安全防范中心是安全监管的总平台,教育培训中心是向社区居民进行安全宣传的阵地,社区公共服务站是社区向广大居民开展“一站式”服务的窗口。为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社区每年都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园区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年底检查考核。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通报上月社区安全生产情况和安排下月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还加强了企业的安全检查督办力度。平时注重加强辖区40多家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对其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辖区园区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上墙、安全责任到人、例行检查到天,使社区安全生产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强化安全网络建设,延伸安全监管臂膀。多年来,社区党委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成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主任邹蓉为组长、社区各企事业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配备了6名社区安全协管员,在辖区每个单位明确了1名安全员,将安全监管的臂膀延伸到最基层;社区每10家设1个安全防范中心户,专门负责10家的安全、火灾防范,由社区统一配备灭火器,负责保管和紧急救援;社区有一支由25名退役军人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既是社区安全生产监管员,也是义务消防员,每天负责辖区内24小时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被群众称为社区“安全的保护神”;社区还以治安联防队员、工会会员、共青团员为基础,组建了一支近300人的社区安全志愿者队伍,轮流每天在辖区负责安全监管和宣传,形成了“党委主导、社区牵头、专班主抓、单位共管、居民参与”的安全综合管理网络。(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设安全和谐园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社区成立了集社区安全监管、公共信息服务、治安、警务、民事调解等“五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