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王扫六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学生能逐步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运用赏图片、析材料、听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难点:对焚书坑儒的评价。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讲述“荆轲刺秦”的故事并提问:1、这个故事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2、荆轲刺秦的计划有没有取得成功?3、秦王在经历此事后进一步加快兼并战争的步伐,最终完成了什么?(学生回答)虽然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深入人心,但他的行刺计划并没有取得成功,也就没能阻止秦国攻取燕国,统一六国的脚步。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秦王是如何扫平天下以及统一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的。请同学们和我一同走进第10课——《秦王扫六合》。(二)新课讲授教师指导学生看《秦灭六国形势图》,引导学生回忆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并指出自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进攻,秦统一六国指日可待。教师要求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的顺序。板书:一、秦的统一1、秦灭六国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提问:秦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①商鞅变法②正确的军事策略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④秦始皇重视人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秦朝建立概况。板书:2、秦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人物:秦始皇(嬴政)都城:咸阳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提供相关材料,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军事五个方面分析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板书:二、巩固统一措施1、政治: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画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监察军事郡(守)县(令)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最高统治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丞皇帝分析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局面,加强了封建统治。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阅读“孔虚经商”的故事,并向学生提问:1、孔虚在经商的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困难?2、秦始皇应对这些问题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板书: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3、文化:统一文字(小篆、隶书)引导学生看各国货币和度量衡图,提问学生:1、度量衡的含意是什么?2、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对当时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引导学生看各国文字图,回顾古代文字演变过程,提出秦朝把文字统一为小篆,后推行更为简单的隶书。提问学生:文字的统一对当时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讲述“焚书坑儒”事件,提问学生:1、这个历史事件叫什么?2、秦始皇采取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什么?3、“焚书”和“坑儒”分别指什么?(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引导学生评价“焚书坑儒”的做法,学生回答后再齐读课本58页郭沫若对“焚书坑儒”的评价,讨论得出结论。板书:4、思想:焚书坑儒出示《秦朝地图》,由学生总结北方的长城(起止点)和南方的灵渠(两水系),并指出两大工程的目的和共同作用。板书:5、板书: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课件展示秦朝疆域,指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完成四至图,了解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从秦朝开始的。板书:三、秦朝的疆域提问学生: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多媒体给出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三)课堂小结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四)课外探究指导学生在课后依据所学知识完成“我眼中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