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目标1.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导学重点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导学难点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导学资源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梳理”,平台讨论及活动第1部分-自学质疑学案【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2、自学教材(6——9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默读预习课文。(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灼人(zhuó)突兀(wù)臭椿(chūn)怦怦(pēng)厌倦(juàn)滑稽(jī)呻吟(shēnyín)晕眩(xuàn)恍惚(huănghū)凌乱(líng)挪动(nuò)抽噎(yē)畏惧(jù)惊讶(jīng)惊慌失措(cuò)气喘吁吁(yū)参差不齐(cēncī)哄堂大笑(hōng)3、把握基础(5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心理学家、作家。出生于费城,曾担任飞行员,后成为《纽约客》等知名报刊的专栏作家,致力于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科普文章的写作。有《心理学的故事》《爱情的自然史》《内在的宇宙》等多部著作传世。4、理解内容(20——23分钟)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1)理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自学指导:默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再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时间:56年前的七月。地点:费城。人物:我和五个男孩子、父亲。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去爬悬崖。经过:爬崖遇险,进退两难。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2)“我”在爬悬崖时,陷入了怎样的险境?“我”是怎么脱险的?(自学指导:学生默读16-17自然段、19-29自然段,圈划出关键词,自学质疑导学设计【环节一】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5分钟)1、导入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2、操作流程: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陆平台上传本课相关学习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解读这节的学习目标。3)督导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自学文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跟读课文,在课本上用红笔做上记号或在导学案上完成检测题。4)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对重难点知识的解读分析,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规范使用概括答案。)明确:①我趴在一块岩石上,因害怕而无法动弹。②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步脱离了险境。(3)这件小事给作者哪些启示?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齐读29自然段,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明确:①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步,迈出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②对待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难,只要一步一步地去战胜,终会取得成功。【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分钟)1、在线测学(时间:7分钟):完成下列自测题。独立在平台完成“《走一步,再走一步》自测题”,完成后点击提交。2.质疑思学(时间:2-3分钟):将你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如实写下来,小组整理汇总后拍照上传至活动“《走一步,再走一步》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