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中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异。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的手法。3、了解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中词语古今意义的差异。2、学习本文剪裁得当的手法。背景介绍: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叙述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关于《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做一做: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信未孚望其旗靡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又何间焉肉食者鄙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公将鼓公将驰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既克三、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故:故逐之公问其故故克之从: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其: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其乡人曰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不同的意义。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五、翻译下列语句。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想一想:1、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2、曹刿和鲁庄公对反攻和追击的时机的把握上各持什么见解?3、从这次战役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记述一次战役,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文章为什么略写战争的场面而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