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2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难点:学会读降水量分布图,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教法选择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练习册。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课时备课总数第1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什么是气温?什么是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有何不同?引入新课: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降水有多种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降水的知识。二、揭示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3.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4、学会通过气温和降水图分析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三、探究学习任务阅读课本74—75页内容,1.什么是降水: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提问复习导入新课揭示目标,组织学生熟悉学习任务,明确重难点。播放媒体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归纳。回答问题齐声读目标组间:各组提出自己的的疑问,进行组间互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2.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五、课堂练习1.“地形雨”多形成于:()A沿海平原B内陆高原C迎海风的山坡D背风山坡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赤道地区降水多B两极地区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A赤道附近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C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D两极地区4.降水的形式包括:()A.雾、霜、云B.雨、雪、霜C.雨、雪、冰雹D.霜、冰雹、雪5.台风带来的降水为:()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六、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筛选重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板画风向及风级符号引导学生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补充引导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读图后小组完成65-66页活动题1-2,交流活动题答案。总结本节可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思考回答谈谈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作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