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学习内容第一单元(章)第3课(节):《我的第一本书》(第__1_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内涵。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教学重点)3.赏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4.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重难点: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扎的一段生活历程。(教学重点)2.赏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时间分配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分、巩固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2.背景资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一、新课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有自己的第一本书,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第一本书”在我们记忆里渐渐淡忘,只因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生难忘,因为那书里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去体味那第3.字音字形马鬃(zōnɡ)磨蹭(cèng)塾师(shú)脊背(jǐ)凄惨(qīcǎn)掺和(chān)驮灯(tuó)哄堂大笑(hōng)4.词语解释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磨磨蹭蹭:形容动作迟缓。5.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指什么?(2)“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引发出父子之情以及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作者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思想感情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2.文中写了哪些温情?请举例说明。(三)语言品析本文语言风趣、幽默,更意蕴深长。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句子含义的理解。一本书的深刻内涵。二、预习指导5、明确:(1)既指小学一年级的半本国语课本;又指“我”人生的第一课。(2)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将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修补成两本书。三、探究指导(一)整体感知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引出本文话题。第二部分(第2—10段):写“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三、学生并评价展示四、作业设计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国语课本情有独钟,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请简述你喜爱的理由。第三部分(第11—13段):写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并交代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第四部分(第14段):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二)思想感情1、明确: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2、明确:首先是父子之情。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