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在理论推测“质量守恒”的过程,初步学会由理性到感性的研究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2)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的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科学严谨的科学精神;(2)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三、教学方法展示——质疑——分析——归纳——小结猜想——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四、教学准备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烧杯、胶塞、镊子、药匙药品: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蜡烛、细沙)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许多同学在赞美老师的文章中常把老师比喻为蜡烛,今天,就让一根平凡而又熟悉的蜡烛带领我们走进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取一支蜡烛粘在小烧杯中,将烧杯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观察天平发生的变化。[提出问题]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今天,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来学生观察学生回答(指针向右偏、质量变小)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思考问题,请翻开课本90页,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阅读]学生阅读[提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在生活随处可见,蜡烛燃烧后会变短,酒精燃烧后就无影无踪,但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而课题中是质量守恒,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事实是怎样的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学反应的种类繁多,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吧。[展示]各小组所要做的实验(1)白磷在空气中燃烧(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指导]开始实验,巡视各小组[交流]各小组交流汇报实验成果[提问]各小组获得的结论一致吗?[板书]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最早发现要归功于拉瓦锡和罗蒙诺索夫[展示]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思考](1)“5g冰融化为5g水,质量不变”这一现象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呢?(2)如果第一组的胶塞打开、第二组气球取下,反应前后还相等吗?(3)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呢?[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学生阅读学生回答学生产生矛盾(相等、不相等)学生思考[实验验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协作,进行实验,思考、讨论[交流共享]学生汇报实验步骤、现象,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组内、组间交流、倾听、反驳、争论学生默读、体会学生倾听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质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子构成。我们能不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呢?[展示]动画: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原子的质量是否会变化?元素种类是否变化?物质种类是否变化?[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板书]2、本质[小结]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化学反应,只要是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就守恒。[过渡]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是为了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要准确的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就必须知道定律的适用范围,搞清定律的丰富内涵。[巩固]习题[归纳]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运用与提高]习题[学生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