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案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总在不断运动着,分子与分子之间不是紧密相连而是有空隙的。分子、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分子越轻,运动的速率就越大。氢分子是所有分子中最轻的,跑的也是最快的,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氢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为1.692km/s,每小时运动约6000km,比现代最快的喷气式客机快三倍多,氧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1500km/h,而二氧化碳分子则只有1300km/h,和普通客机的飞行速率差不多。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如:100℃时,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能达1.987km/s。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的次数是受条件影响的,压强大了,分子挤在一起,碰撞次数多;分子轻,分子的运动速率大,碰撞次数也多。据推算,标准状况下,每秒钟每个氢分子可能碰撞150亿次。3.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隙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分子本身并没有改变,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的分子和氧气的分子被破坏,生成了二氧化硫的分子,无数个二氧化硫的分子,就聚集成二氧化硫气体,硫的分子和氧气的分子被破坏了,当然不能再保持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了。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二、分子、原子的相似、相异及相互关系原子分子备注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吗?相似性小,轻,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小,轻,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相异性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由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相互关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物质。如:氧气、氮气等。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数个同种分子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几种?三、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四、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跟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即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均约等于1。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故: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但最外层电子数却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核极小,但却是原子质量的集中之处。几种原子的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1碳666612氧888816钠1112111123氯1718171735[例题分析]阅读下列资料:资料一:在一滴水(约0.05mL)中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