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22、《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对文言故事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守信的美德。【重点难点】1、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方词语2、难点:对方元以及华歆、王朗两个人物思想品质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期行》一、导入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聪明的典范,如四岁作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的宰相甘罗等,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这样一位古代少年,他就是《期行》中的元方。二、自学体验——走进文本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学体验”1、走近作者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2、明字音太丘舍(shě)去尊君在否(fǒu)非人哉(zāi)3、知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君与家君/期日中元方/时年/七岁4、积累文言词汇【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句意:你父亲在家吗?)【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期望)(2)、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3)、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4)、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虚词积累】去后乃至(乃:才)则是无信(则:就)5、译述重点语句(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复述课文期中----过中不至----去后乃至----友人便怒----元方驳斥----友人惭三、合作探究——解读文本1、概说故事本文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2、文章脉络第一层(开头到“……去后乃至”),与陈太丘的朋友失约。第二层(“元方时年”到文末),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3、领悟内涵①、“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怎么样的人?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②、元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你是如何评价元方的。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4、课文主旨:“信”是立世之本,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四、延伸拓展——跳出文本本则短文的主旨是“诚信”,主要讲的是要守时,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同学们认为这种传统美德还要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有关“诚信”、“守时”的故事?五、朗读——回归文本全班读旁白,一生演读陈元方,一生演读客。【板书设计】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讲礼貌、守信用友人:友人惭,下车引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二则(第1课时)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